德育计划总结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德育计划总结 > 正文
唯实小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5-03-14    作者:唯实小学

立德始于行,育人润于心

——上海唯实希望小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不负韶华,辛勤耕耘;花开有声,硕果累累。本学期,我校始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以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五育融合,扎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和德育综改三年行动,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深化德育管理,抓实德育常规,打造德育品牌,创新德育活动,多元德育体系,使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以提高,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导向、动力、保障作用,实现本学期的既定目标。

一、全面推动“大思政课”建设,铸魂育人

道法教研组每位老师认真学习、研读教材,上好每一节“道法课”和“习读本”。每两周认真做好《道德与法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学研讨活动,认真研读“课标”,组织老师观摩“空中课堂”优质课,撰写心得体会,同时每学期不少于4次的作业研讨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区开展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导读、导学、主题活动优秀课例展示、研讨活动,大家认真学习经验,并做好传达工作,同时认真做好了本次综合调研(道法)的检查工作,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出了新要求。

 

二、落实双减政策,推行全员导师制

本学期根据市教委和区教育局的相关要求,学校认真统筹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五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此外,全面推进全员导师制工作。我校成立全员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由书记校长金浩宇任组长,学校全体教师为组员,全面管理和了解学生的生活、心理、学习状态等,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上报,并充分依托社区的力量,确保全员导师制工作有序开展。开学初开展了一次导师制工作培训,并对配对的学生进行一次线上家访工作,做好相关的记录;期中开展一次校本研修活动,进行经验交流;每位导师每月开展至少一次的导师联络活动,做好谈心谈话工作,期末做好书面反馈。

 

三、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管理能力

学校德育管理推行“以行政班子管理为核心,以年级管理为主体,以班级管理为基础”的三级管理体制,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机制。加强各类德育研究课题的过程性管理,指导各班主任全面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按照区级要求加强班主任(辅导员)培训,加强班主任校本研修,强化研修赋能,激发专业自觉。加强理论学习,鼓励班主任自学有关班级管理理论书刊,不断反思工作中的得与失,使班主任常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并使用好《班主任工作手册》,同时每月开好一次班主任例会,本学期共集中培训班主任4次。同时,学校特别重视对骨干班主任以及青年班主任的培养,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如吴秋秋老师和费方琴老师参加了郭娟老师的种子团队。本学期,我们利用班主任例会开展专题研讨:如何加强行规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四、夯实德育常规管理,奠定德育坚实基础

抓好行为规范教育。开学第一个月,各班利用少先队活动课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德育处和团队组织将利用不同形式进行检查。通过对学生集中进行走、礼仪规范系列教育,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具体的强化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 “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终身受益。以德育处、年级、班级管理为一体,形成一个良好的校风。加强值日领导、教师和学生常规检查反馈、督促作用,使常规管理达到精细化。

继续开展每周的“静心阅读”和“文明用餐”好习惯的流动红旗的评比,在值班老师和班主任老师共同努力下,早上同学们进学校都能安静地看书,中午同学们用餐浪费的现象少之又少,基本都能静下心来用餐。静心是好习惯的开始。同时我们继续做好创“星级文明班”、“星级文明学生”和“优秀班主任”活动,重点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内化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3. 迎检促提升。11月7日,我校参加了“行为规范示范校(三星)复评”,通过专家现场资料审阅、问卷调查、师生访谈、校长汇报等,不断提升我校行规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与进步。

五、丰富德育活动载体,促使德育枝繁叶茂

“主题节”活动、社会考察(秋游)为载体,扎实有效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1)顺利开展节庆、专题教育活动

结合教师节、国庆节、重阳节等开展节庆教育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节日文化与内涵;利用反邪教活动开展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实效,并通过书法、手抄报、儿童画、征文等形式将所学予以展现。我们结合民防日、消防日等开展逃生演练,开展安全教育课、自救课程学习等,旨在提高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为深入推进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育,培育青少年学生的宪法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规则意识,我校认真组织学生参与“学宪法活动”、“防欺凌学习活动”等。9-11月开展秋季禁毒宣传比赛活动。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禁毒各类活动,有网络知识竞赛我校参与率达100%,优秀率也达90%以上;禁毒书法比赛、绘画比赛、禁毒文章比赛等等,优秀的作品送至区参加区级比赛。

(2)开展主题活动

为贯彻我校“为农村孩子的明天奠基”的理念,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把科学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对科技制作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一个“学科学”的校园科技氛围,我校于20241028日至1125开展了“科技创新  放飞梦想”为主题的第十二届校园科技节活动。为确保科技节活动顺利开展,学校多方面进行宣传,营造科技节氛围。悬挂科技节活动主题标语;各班科普黑板报评比活动;在班内开展垃圾分类、野生动物保护宣传以及阅读科普读物活动,以增强学生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学校对每班的科普黑板报进行了评比。两个星期内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科技竞赛活动。有低年级的吹镖和降落伞竞赛,有中高年级的机器人、药杆秤、水仙球雕刻等竞赛活动。学生们都能踊跃报名,积极参赛,体验到了科技竞赛的乐趣。

(3)秋季社会实践活动

    2024年10月16日,我校组织全体学生来到位于松江的欢乐谷,与大自然零接触,让学生深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同学们在游玩的同时,可以了解下欢乐谷游乐设备的物理学知识,把课堂延伸到自然和社会,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及自理能力,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2024年12月4日,组织三年级部分学生参与了学区举办的位于蒸淀阿特麦文化园区的研学活动,孩子们通过认识稻子、接触稻子(割稻、扎稻草人等)

感受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也懂得了要珍惜粮食。

 

六、凝聚校家社共合力,增强凝聚教育合力

加强家校联系,组建新一届家委会,健全工作机制。在班级推荐下,经过学校选拔,我校2024年9月9日召开了同心同行  齐绘未来”新一届校家委会全体委员会议。明确了各个家长的职责。通过本次校家委会会议,更好的促进了家校合作,做好学校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工作,共同服务于我们的学生,已达成与会人员的一致目标。

一年级的家访工作。根据区德育室工作精神、学校工作安排,开展一年级线上或线下家访工作,指导入学准备、防疫准备等,传达学校入学要求,了解学生本人及家庭情况,与家长建立初步联系,为日后家校合作共育奠定扎实基础。

11月19日、21日召开一至五年级家长会。各班班主任以专业的视角从学生的近期学情况、家校联动、学习与活动等方面,给家长们带来了家庭教育专题的分享。

校社共建。本学期镇青少年社区社工不定期的会来校进行了“未成年人保护、禁毒”等主题教育课。

 

七、筑牢心育安保防线,健全全面育人体系

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家委会的组建和家长学校的运行,完善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支撑的“三结合”协作教育机制。

 扎实上好心理辅导课,有序推进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本学期的心理辅导课落实在四年级一个班,每两周一节。依托《小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围绕学生的学习、心理、生活等多项内容展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引导学生探索自我,接纳自我,缓解学业压力。

12月12日,区心理教研员田银平老师和吕槟老师来校开展“心理达标校复审”现场评估工作,这次的评估,对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和规范,最后顺利通过复验工作。

 

开展劳动教育,增强学生劳动能力

加强对学生劳动教育的指导,推动我校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帮助学生养成生活自理能力,培育劳动习惯。利用校园的一方天地来培养学生的劳动思想。将劳动教育纳入到课程中,利用劳技课,午会课,班团队课,甚至学科中融入劳动教育。学校重新规划“蔬香园”,合理安排各班适当的劳动岗位,组织学生去维护自己的半亩田地。 

通过“红领巾假日小队”形式,由家长志愿者定期带领学生参加社区劳动,参与社会公益劳动,尽量为学生劳动技能的提高创造条件。

 

九、未来计划

1.继续狠抓常规,组织多样化的德育活动,如劳动教育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深化德育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提高德育课程质量;

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进一步完善家校共育机制;加强与社区联动,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4.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研究和探索,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5.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上海唯实希望小学德育处

2025.01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