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上海唯实希望小学,今天是星期
重大发展项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改革与决策 > 重大发展项目 > 正文
唯实小学综改项目课题总结报告
发布日期:2020-09-05    作者:唯实小学

《“唯实文化”引领下的“3S”校本课程建设》

项目总结报告

唯实小学

概要

根据区教育局《青浦区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2016年青浦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意见》等有关精神,我校于2016学年第一学期启动了《“唯实文化”引领下的“3S”校本课程建设》项目实践研究。课程是一所学校教育价值的体现。我们立足校情实际,传承学校文化,优化学校的办学经验,在“唯实文化”理念的引领下,根据实际情况确立了“善良、善学、擅长”为目标的“3S”校本课程框架,健全学生真实、朴实的善良人格,促进学生扎实根基,鼓励学生个性特长充分展现。“3S”课程实施的方式为系统规划推进校本课程基本建设,科学有序推进课程设置,将原本碎片式的点状的课程进行统整,形成整合性、螺旋性、系列性的课程链式,凸显校本化。

在项目组全体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努力,我们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关键词:唯实文化 “3S”校本课程  课程建设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

课程建设是办好学校教育的关键,课程发展的高度往往决定着学生发展的高度。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鼓励学校在遵循课程基本设计思想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习经验。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近年来,我们坚持“为农村孩子的明天奠基”的办学理念,明晰校训“笃学、积微、唯实、力行”的内涵。进一步梳理办学经验,挖掘文化底蕴,坚持传承与发展,以“唯实文化”为学校十三五发展的支撑点。在“唯实文化”熏染下,遵循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善于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实践,敢于创新担当。做人要真实、朴实,善良为本,学习要脚踏实地,固本培元,从会学向善学发展;学生拥有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已经积累了许多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的经验,如2012年已结题的区级课题《多元文化背景下少先队组织运行机制的行动研究》, 就是整合了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从而探索出了适合多元文化背景下少先队组织运行机制的新模式。另外,学校已有《唯实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方案》等校本课程的管理文件,多年来已共开设校本课程23门,还出现一批有较好基础、初见成效的校本课程,完全有可能成为精品课程建设。如:编写了一套国学启蒙教育系列教材,一至五年级分别为《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论语》等。

目前,根据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和困难、存在的现状和进一步发展之间的矛盾,设想以推进“3S”校本课程建设为契机,科学有序推进课程设置,将原本碎片式的点状的课程进行统整,形成整合性、螺旋性、系列性的课程链式。借助校本课程提高教师开发教育资源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在丰富多元的课程实践体验中不断提高综合素养。

(二)项目的核心概念

唯实文化:遵循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善于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实践,敢于创新担当。做人要真实、朴实,善良为本,学习要脚踏实地,固本培元,从会学向善学发展;学生拥有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3S”校本课程:是我校结合“唯实文化”理念,利用小蒸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培育学生“善良、善学、擅长”为目标,通过自行研讨、设计编制出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

课程建设:指关于对“基于学校、为了学校” 的校本化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的不断完善、深化、规范、高效的发展活动及其动态过程。

(三)项目推进情况

1、建立课程开发和管理的运行系统,完善保障机制。

组建有校长任组长,书记、副校长任副组长、各条线负责人组成的项目推进小组。制定了项目推进方案书,明确了相关要求,全员参与,协作共进,有序推进。成立二大项目开发组(校本拓展课程项目组和六大主题活动项目组),各项目组根据学校《“唯实文化”引领下的“3S”校本课程建设》方案,落实校本拓展型课程方案和六大主题活动方案的开发、实施。

项目组定期召开项目通报会,把项目进展情况及时通报全体教师,并倾听多方的意见建议,梳理反思现状,明确改进方向措施。聘请有关专家对校本拓展型课程和六大主题活动方案进行指导。

2.明确“3S”校本课程项目的目标

在“唯实文化”的浸润下,明确育人目标。通过“3S”校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使学生变得善良与善学,在扎实根基的同时培养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使教师形成踏实的职业境界和扎实的专业素养;学校有特色的发展。

= 1 \* GB2 进一步提炼“唯实文化”核心内涵,明确在“唯实文化”浸润下的“3S”校本课程的育人目标,建构校本课程框架体系。通过各种途径在教师群体中广泛宣传,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提升学校品位。

= 2 \* GB2 成就“唯实教师”。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和校本课程建构实施,教师不断内化文化自觉,形成踏实的职业境界和扎实的专业素养,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 3 \* GB2 培育“唯实学生”。学生在丰富的校本课程体验中形成真实、朴实的善良人格;脚踏实地学习扎实根基,从会学向善学发展;学生拥有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 4 \* GB2 促进学校发展。依托学校丰富的文化内涵,用系统的课程贯彻绿色指标,以教学育人、活动育人等多维育人因素促进学校整体发展。

3.架构“3S”校本课程基本框架

根据市课程计划、学校师生及课程资源变化情况、学校发展需要,学校及时完善、修正学年度的学校课程计划。学校系统规划推进三类课程基本建设,根据“优化基础型课程,充实拓展型课程,推进探究型课程”的实施方略,进一步构建“3S”校本课程框架,促进学生多维发展。学校围绕办学理念和 “3s”校本课程目标,借助对小蒸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研发并实施拓展型课程,在实践过程中逐渐走向序列化。“3S”校本课程通过几年的实施、筛选,不断完善、充实,从最初的碎片化,活动化为主的呈现形式,经过不断的重构实践验证,形成了两大课程模块,使“3S”校本课程更趋完善,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稳定性、选择性和灵活性,基本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3s”校本课程基本框架是:六大类拓展型课程和六大主题节活动课程系列。其中,拓展型课程,我们与快乐活动日的实施有机相结合,安排在每周三的下午。学校整合以往的拓展课程,将拓展型课程分成六大类:“人文类”、 “学科类”、 “艺术类”、 “纸艺类”、“信息科技类”、“体育类”,每一大类分别开设相应课程。(详见框架图)

以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使活动课程化,让活动课程全面落地。根据各阶段的活动要求,明确每学年6次主题节活动课程系列,即,“体育节——强身健唯实”、“读书节——书香润唯实”、“科技节——科技耀唯实”、“感恩节——爱心撒唯实”、“安全节——安全护唯实”、“艺术节——才艺展唯实”。

唯实小学“3s” 校本课程框架图:

1、人文类

三字经

诗花朵朵

阅读欣赏

2、学科类

趣味数学(一)

趣味数学(二)

多彩世界

英语儿歌

3、艺术类

田山歌

儿童画

舞动童心

.拓展型课程

美术字

4、纸艺类

折纸

纸盘手工

纸版画

民间纸艺

纸花

5、体育类

趣味小游戏

足球

3s”校本课程框架图

踢跳

6、信息科技类

电脑兴趣

1、安全节  -9月份

2、体育节 -10月份

.主题节活动课程

3、科技节

4、读书节 

5、感恩节 

6、艺术节 




二、“3S”校本课程实践研究,夯实学生综合素养

3S” 校本课程的任务,是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充分发展的天地。“3S” 校本拓展型课程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经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张扬的载体和平台。这就是先贤说的“因材施教”,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厚实的基础。

(一)“六大类”拓展课程实践研究。六大类拓展课程就是结合“唯实文化”理念,利用小蒸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培育学生“善良、善学、擅长”为目标,通过自行研讨、设计编制出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

   案例1: 以《折纸》校本拓展型课程为例,解读六大类拓展课程实践

一、课程背景

我校70%为外来民工子女,家庭条件相对比较差。同时学校自身的硬件水平也较之城区有一定差距。而折纸这项课程,不管是资金还是课程的安排都较容易展开。这项活动符合学校提出的“善良、善学、擅长”的“三S”校本课程目标。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训练学生手脑配合,培养和发展学生多元职能,促进艺术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团队协作,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

通过折纸这门课程达到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基本折纸知识及方法,了解折纸悠久文化历史。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观察思考想象能力,通过折纸培养学生一技之长。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课程实施

1.课时安排:每个学期由4个单元,16个课目组成,每个课目可以单独1课时分解学习。根据方案,我们设计了一个学年的内容。

2.内容安排:折纸教学按照由浅入深、由扶到放的教学原则选择折纸内容。先进行简单的基本折法授课,再进行操作性稍强一点的植物类、动物类折纸。

具体安排如下:





序列

类别名称

内容要点和目标指向

课文题例

课序

第一单元

折纸认知

通过介绍、观察版画实物和音响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我国折纸的悠久历史、人文背景 ,初步了解折纸的发展历史,了解折纸需要那些材料和工具

目的:走进折纸,熟悉折纸历史和基本折纸制作方法。

折纸的简介

1

折纸分类

2

折纸的好处

3

基本折纸法

4

第二单元

折花类折纸的方法

 示范辅导学生折纸,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线条来制作折花 ,观察折纸的步骤并通过自己的能力来折出相应的花。

目的:通过自己动手来尝试制作花类折纸,在此过程中锻炼动手动脑能力。

怎样折纸玫瑰

5

怎样折百合花

6

怎样折牵牛花

7

怎样折山茶花

8

第三单元

折动物类的方法

示范辅导学生折纸,让学生掌握通过观察动物的特征,观察折纸的步骤并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试着用基本的折纸方法折出相应的动物。

目的:通过自己动手来尝试制作动物类折纸,在此过程中锻炼动手动脑能力。增加对折纸的兴趣。

巧折千纸鹤

9

巧折孔雀

10

巧折老鹰

11

巧折青蛙

12

第四单元

折生活用品的方法

示范辅导学生折纸,让联系生活中的日用品,来发挥想象。并观察折纸的步骤并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试着用基本的折纸方法折出相应的日用品。

目的是:通过自己动手来尝试制作日用品类折纸,在此过程中锻炼动手动脑能力。增加对折纸的兴趣。也增加观察生活的能力。

折纸盒

13

折帽子

14

折衣服

15

折裤子

16

3.开展过程

利用每周三一个课时的兴趣组学习,以小班20人左右人数开展教学活动。

    (1)课程准备阶段:先学生自主报名,然后在报名的基础上进行筛选,确定参加学生。

2)课程实施过程:教学活动呈阶梯状学习开展,有简入深,环环相扣,让学生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

3)课程总结阶段:不断梳理总结折纸课程教学成功与不足,反思折纸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与问题,不断优化完善折纸课程。

4.课程评价

1)评价原则

①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以自我评价为主。学会正确评价。

②激励性评价与管理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励性评价为主。用宽容的丰富多样的审美眼光来评价学生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习兴趣。

③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成绩册改为版画学习档案袋。期末时,根据学生平时的作业把它整理成册,放入档案袋,展示给家长、老师、学生。

2)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要根据评价的具体内容进行,不能割裂开,不然成为形式主义了。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

★★

折纸认知

了解折纸的创作过程,认识基本折纸方法。

清楚了解折纸的创作过程,认识基本折纸方法。

认清了解折纸的创作过程,

了解折纸的创作过程,

折花类折纸的能力

了解简单的线条来制作折花 ,观察折纸的步骤并通过自己的能力来折出相应的花。

懂得了解简单的线条来制作折花 ,观察折纸的步骤并通过自己的能力熟练的来折出相应的花。

明白了解简单的线条来制作折花 ,观察折纸的步骤并通过自己的能力来折出相应的花。

基本了解简单的线条来制作折花 ,观察折纸的步骤并通过自己的能力来折出相应的花。

折动物类的能力

学生掌握通过观察动物的特征,观察折纸的步骤并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试着用基本的折纸方法折出相应的动物。

明白学生掌握通过观察动物的特征,观察折纸的步骤并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试着用基本的折纸方法熟练地折出相应的动物。

清楚创作过程,观察折纸的步骤并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试着用基本的折纸方法折出相应的动物。

简单得观察折纸的步骤并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试着用基本的折纸方法折出相应的动物。

折生活用品的能力

联系生活中的日用品,来发挥想象。并观察折纸的步骤并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试着用基本的折纸方法折出相应的日用品。

能让联系生活中的日用品,来发挥想象。并观察折纸的步骤并通过自己的能力,熟练用基本的折纸方法折出相应的日用品。

观察折纸的步骤并通过自己的能力,清楚用基本的折纸方法折出相应的日用品。

观察折纸的步骤并通过自己的能力,能用基本的折纸方法折出相应的日用品。

折纸认知:获得2次★★★,考评为优秀;获1次★★★,考评为良好,其余为合格。

折花类折纸的能力:获3-4次★★★, 考评为优秀;获2次★★★,考评为良好,其余为合格。

折动物类的能力:获3-4次★★★, 考评为优秀;获2次★★★,考评为良好,其余为合格。

折生活用品的能力:获2次★★★, 考评为优秀;获1次★★★,考评为良好,其余为合格。

3)评价方法

①自评与互评。如:学生自评,师生评价,生生互评,家长评价等。这些评价既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也可在教学后实施。如:学生把作品放在画廊里展示,这时就可以将学生自评、互评的形式,可以在上面黏贴五角星或画上可爱的星星等。

②在情景游戏中完成评价作业。这种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③推优试评价方式。分成若干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评比出一张优秀的作业,或者可以是进步最大的作业。再派小组代表交流评比结果,或请作者谈谈完成作业的好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四、课程实施成效

经过一学年的实施,我们在折纸课程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提升了学生兴趣,做主动学习的唯实学生。

①创设环境激趣。为了不断激发学生对折纸的兴趣,我们创设必要的环境,比如,鸟类,昆虫,生活用品类,老师都会事先折好,放置在班级中,激发学生动手创作的欲望。在导入方法上,教师采用了“猜谜语”、“念儿歌”“讲故事”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比如,我在让学生折兔子时就用猜谜语的方式:“红眼睛,长耳朵,短尾巴,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在猜谜语的过程中,孩子对兔子的特征有了了解。

②梳理折纸方法。我们用形象的语言整理出几种基本的折叠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如:边与边对折——“两条直线抱一抱”;角与角对折——“两个小角碰一碰”;反面折——“向后转”;向下折——“弯弯腰”等,学生听到语言指令后,能很快做出相应折纸动作,在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③多元素融合。我们在折纸课程中将故事、音乐、美术、体育等元素融入到折纸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对折纸产生情境感,比如,在折交通工具“飞机”时,我们加入音乐《我要飞的更高》音乐元素,营造欢乐悦乐的气氛。

2.掌握折纸技能,做善于探索的唯实学生。

从学会折最基本的到折出复杂的,学生需要不断反思实践,从掌握方法到形成一种技能,必须培养“善于学习”的精神。如,学生在折“桌子”、“裤子”、“上衣”过程中,感受到螺旋式折纸法的魅力,就是加一个或多个折纸动作,就会折出许多不一样的作品。

3.做有一技之长的唯实学生。

每一节课之后,我们都会让孩子将学会的作品,带回家。回家后,学生就作为小老师,将课堂所学教授家庭成员,久而久之就形成一技之长。

4.树立正确价值观,做善良的唯实学生。

每学习完成一件折纸作品,学校要求学生将作品送给最心爱的朋友或亲人,且每一次要求都不一样。如:教师节前后,将作品送给尊敬的老师。如母亲、父亲节则是送给辛劳的父母等等。让孩子懂得与人分享成功快乐,懂得感恩等等。

小小的一张纸可以千变万化,折出许许多多可爱的动物、植物……这就是折纸的魅力。折出不同作品这就是折纸艺术。

(二)“六大主题节”活动课程实践研究。

1.安全护唯实的安全节。我们结合每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或第二周“教育安全周”内容,学校安排9月初举行“安全护唯实的安全节”主题活动。学校通过宣传栏、橱窗板报、红领巾广播、利用班会课、队会、午会课等,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认识安全标志和危险标志,知道在发生事故、灾难后该怎么办,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安全规则。进行安全技能训练。如,组织逃生演练活动,知识竞赛。开展法制、交通、禁毒教育,加强行为不良学生的帮教措施等。

2.强身健唯实的体育节。每年的10月份举行,学校把原来单独举行的校园田径运动会和冬锻踢跳比赛结合在一起,同时设置了一些其他的体育活动项目,如让父母与孩子牵手参加比赛,丰富和活跃了体育节的内容。整个体育节,学生尽情挥洒、尽情展示、尽情欢跃,沉浸在愉悦、健身、幸福的体育盛会之中。

3.科技耀唯实的科技节。每年11月份,学校举办科技节活动。每年的科技节是科技爱好者群英会聚的盛会,更是展示科技创新风采的大舞台。科技节活动为学生安排低年级的纸吹镖、纸飞机竞赛,高年级的水仙球雕刻、电磁铁的制作竞赛,还有学生喜爱的船模和遥控车竞赛以及科幻画和科技小制作征集和评选活动。学生们在活动期间积极参与,动手制作科技作品,他们在活动中不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且获得了快乐和成就感。

4.书香润唯实的读书节。每年3月份,学校举办读书节系列活动。读书节开展低年级的讲故事比赛、中年级的书签制作比赛、中高年级的听写比赛、黑板报评比、文学讲座、图书义卖活动等。“让阅读如呼吸般自然”正逐渐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和行为实践。

5.爱心撒实的感恩节。4月份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精心培育学校感恩文化;通过活动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完善人际关系,促进家校和睦;通过活动提高师生的文明素养,使全体师生做到说感恩话、干感恩事、做感恩人。让师生懂得回报长辈、回报老师、回报他人、回报社会的重要意义,并把感恩之情化为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并付之于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培养关怀他人、服务社会、忠于祖国、道德高尚的有用之才。

6.才艺展唯实的艺术节。5月至61日,学校组织艺术节活动。学校艺术节安排“唯实好声音”比赛、“班班有歌声”演唱会、“百里挑一”、“墨彩耀唯实、长卷绘未来”、“节目展演”等活动。学生在艺术的舞台上,点燃激情,感受美、创造美、欣赏美,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欢乐。

六大主题节活动课程就是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主题活动,使广大师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师生们在活动中体验了情感,在体验中得到了认识,在认知中得到了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健康发展。

案例2:以《书中有未来--第三届读书节》为例,解读六大主题节活动课程实践。

学海无涯,开卷有益,一本本好书就如一盏盏明灯开阔了我们的眼界,陶冶了我们的精神与心灵,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为了深入贯彻我校“为农村孩子的明天奠基”的理念,在全校开展“书中有未来”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在阅读中延伸生活和生命的空间,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让学生自觉养成爱护书、勤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

一、活动课程目标

1.通过读书节活动,让全校师生找到欢乐与信心、梦想与希望。

2.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使我校“书香校园”的氛围更加浓郁。

二、活动课程开展过程

1.具体安排

活动

安排

时间节点

具体内容

参加    人员

负责人

地点

一、

宣传

发动

8

悬挂宣传横幅

全体师生

沈利君

校园

9周一     升旗仪式

开幕式:

1、 龚秋月动员讲话

2、 学生倡议

全体师生

郭佑琳

操场

二、

开展

活动

9周三     午会课

“美丽汉字”书写比赛

二至五年级各班5

陈丽静

各班 教室

10周三    午会课

好书推荐卡制作比赛

二至五年级各班5

江 燕

图书馆

10

经典诵读比赛

全体学生

陈 洁

图书馆

9-11周三       少先队活动课

必读书目阅读

全体学生

胡继红谢明弟

各班 教室

三、

总结

表彰

11周二

书香少年、书香         班级评选活动

全体学生

余金辉

各班

11周三下午

闭幕式:经典诵读汇演

全体学生

郭佑琳

图书馆

2.各年级好书推荐

一二年级:

必读本:

1.《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  

2.《安徒生童话选》----- (拼音读物或绘本)

选读本:

1.《汉字的故事》-----梅子涵著 上海科普出版社

2.中外神话传说》--- 田新利选编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3.《可爱的鼠小弟》---  []中江嘉美、上野纪子著

三四年级

必读本:

1.《爱的教育》----【意大利】亚米契斯

2.《夏洛的网》----【美】E 怀特 任溶溶译

3.《我们的母亲叫中国》---苏叔阳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选读本:

1.《狐狸小学的插班生》--- 北董  春风文艺出版社

2.《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董宏猷 21世纪出版社

五年级

必读本:

1.中华上下五千年·少儿---龚勋   华夏出版社

2.《草房子》--- 曹文轩 (新版)

3.《做一个快乐的少年人》---邓碧霞译 三联书店

选读本:

1.《风与树的歌》-【日】安房直子著 彭懿 译 少年儿童出版社

2.《漂亮老师和坏小子》--- 杨红樱 作家出版社

三、课程实施成效

第三届读书节主题为“书中有未来”。开展了宏扬民族优良传统的“美丽汉字”书写比赛;分享·共同提高为宗旨的“好书推荐卡”制作比赛;回归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经典诵读”比赛;激励学生热爱读书的书香少年、书香班级的评选活动。

本届读书节是继第一、二届读书节“培养习惯”、“打造情怀”后的“展望未来”的一个系列三部曲。三届读书节是阶梯式的循序渐进。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从而避免了空虚和颓废,永远保持蓬勃向上的进取心,未来前途才会一片光明。

1.从不爱阅读到爱阅读,成为善于阅读的学生。活动中,学生们洒下的是滴滴汗水,收获的是累累硕果:“美丽汉字”书写比赛,以唯实小学国学启蒙校本教材和长征诗歌为摹本,学生们个个腰背挺直,屏息静气,一笔一画,如琢如磨,在方格里写出“美丽”的汉字,书写的作品或隽永俊秀,或遒劲有力,充分展现了唯小学生“胸中有丘壑”、“下笔有乾坤”的风采;一张张好书推荐卡,图文并茂,学生们纷纷选择自己最欣赏、最喜爱的好书,制作成一张张精美的“好书推荐卡”,推荐给同学,让同学们了解了更多经典的图书,推动了同学们读书习惯的养成,提升了阅读鉴赏的能力;经典诵读比赛,各中队以国学经典诵读为基础,自编、自导、自演,通过诵读、吟唱、舞蹈、武术等形式展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意理解,陶冶了情操,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底蕴;各班还设计了读书专题黑板报,精心布置了班级图书角,让学生们领略到爱读书、会读书的优秀成果,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同时,我们还惊喜地发现,校园里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到图书馆阅读的同学越来越多,图书馆内人头攒动但秩序井然;课余时间,学生们常常捧起书本,静静地享受着阅读;课堂上,老师们带领着学生们一起共读名著经典,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和收获。所有这些,都构成了我们学校最美的风景线!

2.打造“点燃阅读心灯  照亮未来人生”的书香校园,凸显唯实校园文化特色。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学校领导把读书活动作为主题系列活动每学年开展一次,大力提倡师生要多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活动,学生们与大师为友,与知识为友,与真理为友,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让学生学到了生动、规范的语言,学会了良好的阅读方法,有力地推进我校书香校园的建设,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2012年至今唯实小学图书馆学生借书情况统计表

时间

学生数

流通量(册)

/

2012.9.12013.6.30

517

337

0.65

2013.9.12014.6.30

531

3122

5.8

2014.9.12015.6.30

488

8232

16.9

2015.9.12016.6.30

448

6265

14

2016.9.12017.6.30

401

4470

11

2017.9.12018.4.25

350

4112

11.7


三、项目实施成效

一项在学生中进行“在校幸福感”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在校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是“学校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因此我们就以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使活动课程化,让活动课程全面落地。

(一)培养善良的唯实学生

以“感恩节主题活动”为例:20153.28—4.13日,学校结合“唯实文化”和3S校本课程目标“善良、善学、擅长”,开展了“懂得感恩才会善良”为主题的感恩节主题活动。

第一阶段通过国旗下演讲,宣读《感恩教育倡议书》,正确认识开展此项活动意义、目的、内容和要求,通过悬挂宣传横幅,红领巾广播,营造良好活动氛围。第二阶段329-41日,实践调研,知晓感恩细节。各年级根据活动项目,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感悟父母师长身边人为自己,为他人健康成长,幸福生活所付出的辛劳,从中感悟一份份浓浓的爱,培养师生的感恩之心。第三阶段是实践操作,培养自理能力。一是自己事情自己做。实践整理书包、系鞋带、叠衣服、钉钮扣等。二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自我评价,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第四阶段4月4-48日,说说写写感恩故事。师生把实践调研和实践操作中,感人故事或难忘的经历,用嘴说或用笔写,告诉家人、同学、老师,并通过大队部红领巾广播、校报、墙报、班级黑板报等阵地进行宣传。第五阶段413日,汇报展示感恩活动。

通过活动,让全体学生懂得“感恩”既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是做人起码的修养和道德准则。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大家给他们的爱,并且学会了怎么去爱?怎么去呵护自己爱的东西。学会把爱表达出来,懂得感恩,做一个感恩的人。

 在此次活动中,很多学生都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他们感激父母、感激老师、感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懂得了付出,在家里帮助父母做家务活,在学校更愿意跟老师沟通和交流,还帮食堂的师傅和阿姨做一些简单的工作。看到学生们的改变,感受到了感恩节对他们的影响,更加有礼貌,更加懂事了,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唯实精神的人,善良为本。

(二)培养善学的唯实学生

科技节活动已成为我校的一项常规活动,通过这项活动不仅培养学生“善学”本领,而且给了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很好展示和表现的舞台。

第三届科技节,五年级学生参加“雕刻水仙球”活动后,在日记中这样描述:

……

拿到水仙球,我迫不及待地按照老师交代的,先用小刀把水仙球表面的枯根刮去,这一步是为了清理水仙球的残根枯叶,我小心翼翼地用手把它干枯的鳞片一层层地剥去,有点像在剥洋葱。这下水仙球不再像大蒜,它变得白白胖胖,不失可爱,让人看了就喜欢。接下来雕水仙球了。老师在示范雕刻之前还向大家介绍了水仙花——水仙性喜温暖、湿润、排水良好,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为传统观赏花卉,它也是国际公认的名贵花卉。

我仔细端详手中的水仙球,心里暗暗地想:这么名贵的花卉,我可要好好雕刻才行。我拿起小刀用刀尖轻轻地切水仙花两侧的小花球,万一切坏了,还不至于影响整颗球体。我在小球体的中间部位划下一刀,深度大概到整个球身的一半,不能太使劲,不然小球的一半都会被切断。我小心翼翼地把前半球切开,花芽出来了,我继续从花芽的旁边绕过,把其余的肉挖去。第一个小球,我切得挺好,可另外一个用力太大,整个都掉了下来,我紧张得以为水仙球被我弄死了,直到姚老师说:没关系的,水仙花即使掉落,放在水里还是能够生长,雕刻是为了使它看起来更美观。我整颗心才平静下来。最后,我把水仙球的主球体也雕刻完,看到呈现在我面前的水仙球,心里暗自窃喜:我真厉害。

现在这颗水仙球就放在我家阳台上,每每看到它就想起课堂上雕刻时的情景。看着它一点点变得翠绿,一点点拔高,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想,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创造美好的双手。

五年级学生雕刻水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尝试,学生既兴奋好奇,又忐忑不安。他们对水仙球雕刻一无所知,感到一片茫然、不知所措。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进行,学生手脏了,有学生手指划破了,他们都没放弃,而是继续认真地进行雕刻,学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把水仙球雕刻好了,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那是多么的兴奋、快乐、激动啊!整个活动学生从不会雕刻到学会雕刻水仙球,从学会雕刻到较为擅长,学生进步很明显,他们很善于学习。雕刻的水仙球让学生带回家进行养护,定时观察记录。活动使每位学生掌握了雕刻水仙球的方法,学会用来装饰美化自己的家庭,学生收获的是满满的自信和喜悦。

(三)培养擅长的唯实学生

“练塘田山歌”是上海市青浦区练塘片的传统民歌,当地劳动人民在耘稻、耥稻时,由一人领唱,众人轮流接唱的田山歌,又称吆卖山歌、落秧歌、大头山歌。其演唱形式独特,自成一格。“练塘田山歌”是练塘文化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学校有责任传承和发展“练塘田山歌”。从2016年起,学校开始挖掘其内涵,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熏陶,让他们走近“练塘田山歌”。

经过二学年的实施,我们在“练塘田山歌”课程上取得了一点成效,“练塘田山歌”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助力于学生成为一个“善良、善学、擅长”的唯实学生。

= 1 \* GB2 、感受朴实细腻乡土文化,培养善良人格品性。参加“田山歌”校本课程的学生年龄小,之前从未接触、听说过“练塘田山歌”。因此课程设计了“走进田山歌”这一过程,通过文字、视频介绍;运用歌手现场教唱、即兴模仿演唱、对比聆听等学习方法,展示田山歌的艺术特征,让学生初步感受田山歌的乡土民俗风情。那时,农民们几乎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农民就是勤奋的代言人。特别是年纪比较大的农民们,都有穿补丁衣服的习惯,一件衣服穿很多年,很少会讲究品牌时尚,都是以干净,温暖就足够。农民没有别的娱乐活动,大家都把热情寄托在田山歌上。唱田歌不仅能怡情,还能鼓劲,提高劳动效率。通过开展“练塘田山歌”校本课程,使学生更加尊重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生活,培养吃苦耐劳、善良人格品性。

= 2 \* GB2 、丰富学习经历, 塑造“善学”品质 。中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大多数时间是在教室接受传统的学科知识学习,较少有时间接触乡土文化,贴近家乡生活,过于单一的学习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田山歌”课程的设置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利用家乡资源开展学习活动,在模仿、聆听的过程中,慢慢地从不会到会,从会唱到会演;在探究家乡音乐文化的集体教学中,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学生与老师之间相互磨合,融合,学习怎样协作学习,演唱,怎样交往正是一个塑造“善学”品质的过程。

= 3 \* GB2 、参与社区特色文化活动,培育学生一技之长。2017614日,我校作为练塘田山歌传承基地受浙江省嘉善县文化馆(非遗中心)邀请,丁宁、孙杰同学代表青浦区赴“江浙沪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嘉善县丁栅中心学校表演田山歌;831日,丁宁、孙杰同学代表我校参加练塘镇群文系列活动“和谐社区 .村民秀”晚会。二位同学用稚嫩又淳朴的表演获得了当地领导和居民的赞赏和认同。文化站负责人高度赞扬我校学生表演不怯场,声音优美响亮,是传承“田山歌”的好苗子;在汇演过后,青浦电视台对两位小学生进行采访,让他们谈谈心目中的田山歌。两位学生都说到:非常幸运能学习到“田山歌”,并且通过学习“田山歌”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愿意一直唱下去,肩负起传承家乡音乐文化的使命。学生们在不断地挑战自我,展现自我的的过程中,掌握了一项才能。田山歌课程的设置使学生有了一技之长。

= 4 \* GB2 、激发孩子对家乡本土音乐文化热爱的情感。课程激发学生作为新农村小主人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树立努力学习,传承唯实文化的精髓,让孩子们用心用情唱响心中的田山歌,肩负起传承家乡本土音乐文化的使命。

“练塘田山歌”是练塘文化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学校有责任传承和发展“练塘田山歌”,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熏陶,从娃娃抓起,每位唯实学生唱响“田山歌”。

(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S” 校本课程的开发,给教师提出了极具挑战性的问题。通过“3S”校本课程校开发的实践,使我们的教师知识结构更完善,教学和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1.校本课程的开发,让教师成为参与者。在传统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冲突中处于农村边缘小学的我们显得更加落伍了。“3S” 校本课程开发赋予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利,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力军。教师们根据“3s”校本课程的要求,走进阅览室、走访民间艺人……收集材料,撰写校本课程,一稿不行,改二稿,二稿不行,再改第三稿,在辛勤劳动下,最后开发了二十多项校本拓展型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教师专业的技能发展,即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

= 1 \* GB2 课程能力。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自己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负责课程实施、课程评估,这些必然有助于教师课程能力的全面提高。

= 2 \* GB2 研究能力。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通过自省式反思、交流式反思、研究式反思等,逐步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 3 \* GB2 教学能力。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以学生为本,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会更多地考虑学生的现实,使教学效果处于最佳状态。

3.校本课程的开发,促使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

在知识领域,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使教师改变了对知识本质的看法,而且为教师知识结构的改变提供了可能。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为解决问题,勤于思考,大量阅读书籍、文献、报刊杂志等,更新了知识结构,扩展了视野,问题的解决反过来又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和研究能力,促使教师为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而继续研究、学习,在这无限的循环往复的研究、学习、再研究、再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断丰富,研究能力不断提高。

校本研究解决了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与教学工作任务之间的矛盾,使教师通过时刻进行的具体教学工作来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使教学工作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从而不因教学工作占用教师的大量时间而阻碍教师专业发展。

四、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以“养正务本”为导向,深入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和改进的过程,提高学校管理团队的课程领导力和全体教师的执行力。进一步完善并实施 “3S”校本课程框架,让学生扎实根基,在课程学习中实现育人目标,促进学生多维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1.提高学校课程的思想力。健全学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完善课程管理制度,提高学校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形成高效的运行机制,科学编制、规范实施课程计划,确保课程方案规范有序校本化实施,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学校课程理念在教师层面深入解读、广泛宣传,得到全体教师的普遍认同。

2.提升学校课程的设计力。根据市课程计划、学校师生及课程资源变化情况、学校发展需要,学校及时完善、修正学年度的学校课程计划。学校系统规划推进三类课程基本建设,根据“优化基础型课程,充实拓展型课程,推进探究型课程”的实施方略,进一步构建“3S”校本课程框架,促进学生多维发展。借助各类资源研发并实施拓展型课程,在实践过程中逐渐走向序列化。

3.重视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以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使活动课程化,让活动课程全面落地。根据各阶段的活动要求,明确每学年6次主题节活动课程系列。采取“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策略,开发《踢跳》、《巧手》等校本课程,做好课程教材编写工作,学校要根据课程开发流程严格把关,确保课程开发质量。

4.提升学校课程的执行力。引导教师努力探索符合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开展丰富多彩和富有实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让学生会学、善学。特别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研究,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将原本没有联系的学科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其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5.加强学校课程的评价力。以“绿色指标”的全面深入和落实为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突破点,要设计全面综合的评价内容,创新评价形式,逐步完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要基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和方式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参与、思维、交往、情绪等表现。对教师的评价采用以学评教的方式,学生、家长参与教师评价,以帮助教师了解教学现状,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改善师生关系。

(二)思考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入,学生、教师、学校都得到了提升与发展。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要持续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我们要不断探索与实践,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改进。

1.整体架构,发挥课程育人功能。课程要充分体现其教育功能以达成育人目标的实现,课程建设不仅要关注三类课程的关系,更要关注课程结构,能够把显性和隐性的课程、包括学生自己习得的课程有机统整在一起。学校要整合地方资源,使校内外横向贯通,学校小课堂、家庭教育和社会大课堂互相融通,让学生在课程经历中不断获得新的增长点。

2.创新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课程开发、实施、评价,关键是教师。但在课程教学管理过程中发现,少部分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或是理念转化为行为的落实存在一定的距离,我们必须着力拓宽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以提高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为核心,通过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激活教师专业成长内驱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关注过程,构建校本评价体系。评价是提高质量的重要环节,评价体系是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帮助教师掌握评价方法,指导教师在落实评价中学习评价,积累正确使用评价促进教学的体验,逐步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过程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并进一步构建完善学校质量保障体系。

六、参考文献

[1]李昌官.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J].中小学管理,2001(10)9-10.

[2]田继忠.校本课程开发问题的认识与探讨[J].宁夏教育,2002(5)9-10.

[3]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崔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及主要精神[J].2002(6).

[6]崔允漷.校本课开发: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7]林忠.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误区与建设策略[J].教育教学,2003(10).

[8]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1(4)12-17.

[9]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8)11-18.

[10]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一种广义的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05(8)19.

[11]傅建明.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 [J].教育研究,2001(7)56-60.

[12]林一钢.略论校本课程的评价 [J]. 课程·教材·教法,2003(9)14-17.

[13]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取向与实做[J].课程·教材·教法,2004(5)19-24.

[14]李利平.校本课程开发开发中教师增权之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4)45-57.

[15]刘旭东,张宁娟,马丽.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16]张学华.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J].课程教材改革,2004(1)

[17]徐巧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方式和种类[J].辽宁教育,2004(3)

[18]姜平.学校课程开发[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1.

分享到:
相关信息